北京时间12月3日,由必赢76net线路、研究生院主办,由东北师范大学批判教育学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育部首批试点)、必赢76net线路批判教育理论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的“第三场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在腾讯会议平台上顺利举办。论坛邀请到了台湾屏东大学必赢76net线路简成熙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占魁教授、广州大学必赢76net线路苏启敏教授先后做了三场学术报告。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公司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现代技术教育专业以及来自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师生,所有参会者在本次会议中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参与讨论。本次会议由必赢76net线路魏凤云老师主持。
简成熙教授做了题为《批判教育学批判了什么?》的报告。简教授介绍了他的马克思学习与体验之旅,生动详细地分析了批判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及共同的立场,并对批判教育学提出期许与点评,不仅为与会者厘清批判教育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提供了清晰的学术图景,更为重要的是提醒参会的学者、教师和未来的教师,作为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应该为弱势群体发声,但要极力避免把批判教育学当做赢得自己学术声望的工具,也不可过度的道德自诩,成为另一种霸权而不自知。

王占魁教授做了题为《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实践逻辑》的报告。王教授首先梳理了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接着从文化背景、伦理起点和政治诉求三方面分析了阿普尔是如何揭示价值选择问题的,最后讲了阿普尔是如何批判价值选择问题的,整个讲座脉络十分清晰,分析问题深刻而到位,为与会者思考底层员工的境况、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从人权到产权等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多启发和反思。

苏启敏教授做了题为《教育者作为实践的哲学家: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思想的教师形象》的报告。苏教授首先介绍了批判教育学者麦克拉伦教授的主要学术作品,然后分析了麦克拉伦从后现代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主旨,重点讲解了教育者作为实践的哲学家,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树立怎样的教师形象,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考教育问题,秉承什么样的教育使命才能更好地促进更美好社会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思考意义。

论坛结尾,简成熙教授、王占魁教授以及苏启敏教授分别针对参会师生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不仅解决提问者的问题,也启发提问者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参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论坛的学习我们对批判教育理论以及对今后的教育实践有了更多维度的思考和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期待今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专家进行进一步的学术交流。
通讯员:魏凤云
员工记者:徐思静 李云彪